夏游普陀山(七)
普陀山,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,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溶汇一起,成了名扬中外的“海天佛国”。巍峨庄严的普济寺(前寺)、法雨寺(后寺)、慧济寺三大寺,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。元代古建筑多宝塔、明万历年间雕刻的杨枝观音碑、清初从南京拆迁来的明故宫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,是观音道场的“镇山三宝”,近年兴建青石浮雕“五百罗汉塔”、33米高的“南海观音”露天铜像、纯紫铜铸成的正法讲寺“铜大殿”,新近修复的紫竹林禅院、西方庵、祥慧庵等古刹梵宇,又为佛国增添了风采和魅力。 文化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、佛教圣地,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。至唐朝,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,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,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,传至东南亚及日、韩等国。至清末,全山已形成3大寺、88禅院、128茅蓬,僧众数千。"山当曲处皆藏寺,路欲穷时又逢僧",史称"震旦第一佛国"。
评论